返回
顶部
【融资担保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八):“运通贷”——为交通运输行业保驾护航
  • 发布时间:2024-04-11 13:53:11
  • 来源: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
  • 作者:中原再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阅读量:
2023年,21世纪金融研究院联合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等单位,开展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现将相关入围案例分享给大家,为行业机构提供有益借鉴。


编者按:

2023年是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融资担保行业充分发挥增信分险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发展,成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21世纪金融研究院联合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等单位,开展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现将相关入围案例分享给大家,为行业机构提供有益借鉴。

“运通贷”——为交通运输行业保驾护航

案例类别产品与服务创新——其他
案例概述

河南省交通运输“运通贷”业务是中原再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再担保集团)联合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开发,用于支持交通物流行业发展的专项产品,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池,对该产品进行风险补偿和保费补贴。合作银行开设绿色审批通道,中原再担保集团及合作担保机构“见贷即保”,引导扩大贷款覆盖面。该产品以“政府主导、省市联动、市场运作、风险共担、助优扶弱、促进发展”为原则,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着力破解交通行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交通物流行业纾困解难。

案例背景

河南地处中原枢纽,基础产业多,交通物流运输需求大,行业规模处于全国前列。受疫情冲击,河南省交通货运物流行业中的小微企业曾出现短暂经营困难。人民银行与交通运输部联合下发通知,设立1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主要支持受疫情影响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为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企业纾困发展、争取更多国家资源,中原再担保集团联合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创新开发交通运输“运通贷”业务,为交通物流行业融资主体提供优惠信贷利率、授信额度,破解交通行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河南省交通物流行业发展。

主要做法

一是设立专项资金池,构建五级分险体系。创新设立1亿元资金池,对合作担保机构开展“运通贷”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融资担保项目,按照年化融资担保金额的1.5%进行保费补贴、以担保代偿率5%为补偿上限,按照未清偿本金的20%进行风险补偿。该业务以资金池为基础的“运通贷”政银担合作模式,通过建立银行、资金池、担保机构、省级再担保机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五级分险,多方发力,为交通物流行业融资主体增信,降低融资成本。

二是创新业务模式,为交通物流行业融资主体增信。“运通贷”业务以“批量担保”的形式实现对银行和客户“无负担”及“无感化”担保。贷款期限一般为1年,可展期1年,展期利率不变;单笔贷款(担保)额度一般不超过1000万元,单一融资主体融资总额度不超过5000万元。合作银行向融资主体提供优惠贷款,合作担保机构免收融资主体融资担保费用,中原再担保集团免收合作担保机构再担保费。

三是深挖行业特征,量身定制专项产品。合作银行对“运通贷”业务所涉及的交通运输行业进行细分领域划分,按照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中小微物流仓储配送企业等进行分析研究,开发专项信贷产品。例如,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创新研发“运通贷”“货车贷”产品;邮政储蓄银行郑州分行针对个体司机购买新能源城市货运车辆需求,研发的低利率购车贷产品等,有针对性地助力交通运输行业发展。

四是建立工作机制,保障业务可持续开展。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立由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省银保监局、7家贷款银行省级分行、中原再担保集团等12家单位组成的工作协商机制,统筹推进再贷款工作;成立由7家银行、中原再担保集团、行业协会等有关同志组成的工作专班,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工作困难,为“运通贷”业务推进工作保驾护航;联合全省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召开“运通贷”业务银企对接会,进行政策宣介与答疑。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印发《河南省交通运输“运通贷”业务实施方案》,以金融视角,整合银行、担保等资源,为后期保障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政策依据。

取得成效

一是业务持续推进。截至2022年12月31日,支持交通物流行业贷款发放29.89亿元,共支持市场主体数量3574个。通过政策支持,引导银行拓展银担专项产品。例如,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邮政储蓄银行郑州分行的创新交通物流产品。

二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自“运通贷”业务开展以来,累计减免担保费两百余万元,提升了金融机构放贷信心,降低了交通物流行业融资主体的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

三是为交通物流行业增添融资新路径。通过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功能作用,创新政银担合作新模式,为下一步扩大金融服务交通物流行业力度,实现“民生托底、货运畅通、产业循环”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经验启示

首先,持续加强政银担三方合作,创新特色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针对交通物流行业,设计专项金融产品和融资方案,依托银行多网点、广覆盖的优势,助力业务推广;另一方面,联合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形成金融体系、担保体系、行业主管部门三个体系的强大合力,保障业务扎实开展。

其次,深挖区域特色,深化对特色行业的调查研究。积极发挥好金融机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良性循环作用,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对特色行业、产业进行系统化分析与调研,开发与行业相匹配的专项产品。

最后,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与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银行共同推动健全交通物流“白名单”机制,与合作银行建立信息共享和批量核验机制,降低银行、经营主体操作成本。发挥各方合力,做好配套支持与服务。

来源:中原再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