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融资担保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六):汇安保——套保避风雨融资活水源
  • 发布时间:2024-04-09 17:56:23
  • 来源: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
  • 作者:长春中小担
  • 阅读量:
2023年,21世纪金融研究院联合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等单位,开展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现将相关入围案例分享给大家,为行业机构提供有益借鉴。

编者按:

2023年是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融资担保行业充分发挥增信分险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发展,成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21世纪金融研究院联合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等单位,开展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现将相关入围案例分享给大家,为行业机构提供有益借鉴。

汇安保——套保避风雨融资活水源

案例类别产品与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创新

案例概述以机械设备加工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客户群体多为境外企业,销售地区涵盖中东、欧洲及北美地区,以外币进行结算。企业与境外客户签订供货合同,供货内容为热弯炉。从合同签订到回款,需要3个月的周期,企业为避免该段期间内外币贬值,向银行及长春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中小担)申请汇率避险,锁定收益。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长春中小担通过向银行提供保证的方式,替换客户期初保证金的存入,充分缓解企业资金占用压力,同时避免企业在该段期间内因汇率波动发生损失。

案例背景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运输成本不断提高,外加俄乌冲突影响,全球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外贸企业生存难度加大,资金始终处于紧张的循环中,汇率振幅明显高于历史同期,对外贸企业收益产生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国家及地方层面高度重视小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相继出台多份文件,助力外贸企业良性发展。长春中小担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号召,针对汇率波动情况研发创新产品“汇安保”,解决小微企业在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存入保证金困难的问题,通过向银行提供保证的方式,替换企业保证金的存入,充分释放企业资金流动性。

主要做法

企业在向银行申请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时需要存入结售汇额的一定金额的期初保证金。企业资金紧张时,担保公司介入银行与客户间的套期保值业务后,以担保公司提供保证担保的形式来代替客户期初保证金的存入。

企业因从事外贸行业,日常使用外币进行结算,近期汇率波动对最终的实际收益产生影响,为保障预期收益,企业准备与银行开展远期结汇业务。但由于资金较为紧张,企业既想开展远期结汇业务锁定收益避免风险,又不想在银行存入期初保证金,对流动资金形成占用,因此,向长春中小担申请提供担保。

长春中小担迅速对企业开展尽调,对法人进行访谈,了解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及困难,对本次业务背景的真实性进行详细调查,形成报告报送公司会议,经讨论,公司同意为其提供担保。长春中小担通过向银行提供保证的方式,替换企业期初保证金的存入,降低了企业资金压力,同时帮助企业规避了该段期间内汇率波动产生的损失。

取得成效

“汇安保”产品的研发和落地,对外贸企业、对担保公司、对政府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都具有积极意义:一是提升与外贸进出口企业黏合度,增加潜在业务需求;二是提升金融避险工具在中小企业运用的普及度,有效降低涉外资金使用成本;三是增加企业资金流动性;四是优化客户结构,丰富业务品种,增加在保企业户数;五是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要求,实现稳外贸政策导向;六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帮扶小微企业经营。在产品完成后,多家金融机构与长春中小担表达开展相关产品合作的意愿,对未来产品的广泛投放、政策的实际落地起到关键作用。

经验启示

履约风险是所有融资和非融资担保产品都面临的共性问题。加强评审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和控制也是所有担保产品的共同手段。在“汇安保”产品设计中,加入对交易背景真实性、历史履约的尽职调查和履约风险的分析判断过程,结合历史数据,吉林省辖内企业共签远期结售汇1997笔,其中,3笔远期结售汇因疫情原因被取消,1笔强制平仓后无损失,2笔强制平仓后企业按合同承担损失,其余均未发生因企业不履约而导致银行平仓损失的情况,说明该产品履约风险发生概率较小,产品存在较强可操作性及商业可持续性。

来源:长春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