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2023年是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融资担保行业充分发挥增信分险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发展,成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21世纪金融研究院联合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等单位,开展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现将相关入围案例分享给大家,为行业机构提供有益借鉴。
【案例类别】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其他
【案例概述】
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2013年7月,江西省财政厅推出“财园信贷通”政策,将省、县两级财政风险补偿金存人银行,银行放大8倍给地方园区企业发放无抵押流动资金贷款。2020年3月,江西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西融资担保集团)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与省财政厅的部署要求,全面承接“财园信贷通”纳人融资担保体系转型任务,助推构建新的风险分担机制,擦亮财园信贷通品牌,更好地提供小微融资服务。“财园信贷通”规模由 2019 年的 351 亿元增至 2022 年的 571 亿元,放大效应显著。
【案例背景】
江西地处内陆,全辖11个设区市、百县(市、区),几乎每个县都有工业园区,为江西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小微企业作为园区主力军,一直以来面临竞争压力大、经营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尤其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江西省财政厅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2013年7月,在全国率先推出“财园信贷通”政策,搭建企业和银行信用桥梁。2020年3月,江西融资担保集团有效整合各方资金与支持政策,助推构建新的风险分担机制,擦亮“财园信贷通”品牌,更好地提供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主要做法】
创新机制,高位推动。江西省财政厅探索新模式,2013年创新推出“财园信贷通”,建立财政风险补偿金制度,由合作银行向中小微企业提供1年期无抵押,贷款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2020年在省委、省政府与省财政厅关于“财园信贷通”纳人融资担保体系的工作部署下,江西融资担保集团积极推动财政风险补偿资金运作方式转变,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银行贷款担保,财政风险补偿资金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风险提供风险补偿,同时合理利用中央分险机制,进一步优化调整风险分担结构。
创新管理,组织有力。建立由一家部门牵头、政府职能部门与合作银行共同参与的“三合一”工作机制。一是构建组织决策机构。省内各地成立“财园信贷通”协调领导小组,由财政部门牵头,工业园区、银行共同组织实施。是部门分工协作。构建以工业园区为枢纽、园区内主要经济部门信息共享的合作平台,形成“政府、园区、银行”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局面。三是坚持市场化运作。“财园信贷通”坚持市场原则,优化工作流程,对主管部门推荐的主体择优筛选,确定贷款对象。
做优供给,精准发力。政策制定始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人实体经济,为市场主体提供有效供给。一是行业全覆盖2020 年疫情期间出台《财园信贷通创新政策 10 条》,尤其是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企业纳入重点支持范围。二是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方式。依托供应链“链长”制,对省内“2+6+N”产业中重点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中的配套中小微企业给予“财园信贷通”供应链金融模式支持。三是对贷款额度和期限实行差异化、灵活化管理,分层次满足各类企业对“财园信贷通”的需要。
严控风险,良性发展。一是严格贷前审批。业务开展中通过多方比对信息,强化企业准入门槛,切实让有真实贷款需要的企业享受政策。二是加强贷后管理。各市、县协调领导小组每月召开贷后管理会议,各成员单位按分工落实监管职责,及时通报。三是实施不良贷款市场化处置,选定专业资产公司开展不良资产追偿。
【取得成效】
“财园信贷通”实施以来,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历年累计发放贷款 4 139 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 16.22 万户次,累计不良率仅1.71%,覆盖了工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建筑业等十余个行业,为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自纳人融资担保体系后,该业务总体放款规模连续3年实现正增长,2020年放款规模较2019年增长49.6%,2021 年放款规模较 2020 年增长 6.9%,2022 年放款规模较 2021 年增长 2.46%,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2023 年第一季度,财园信贷通发放贷款 158.79 亿元,同比增长 44.34%,惠及中小微企业 1.43 万户次,平均贷款利率仅 4.41%。
【经验启示】
坚持优化创新,规范运营管理。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按照规范化可操作、可持续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针对创新的风险补偿金政策,明确信贷风险补偿政策的管理流程,开展风险补偿的条件、审批程序、追偿返还、不良贷款的处置等要求。
坚持信息化手段,提升效率和管理水平。该业务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作用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构建信息共享协调机制,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提高融资效率和规范管理水平,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坚持资源整合,提升普惠金融效能。该业务充分利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整合各方金融资源与支持政策,构建新型风险分担机制,优化业务结构,稳步扩大普惠业务覆盖面,引导降费让利,提升综合服务效能。
来源:江西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