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企业“贷得到、贷得起、贷得快”,打造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杭州样本” 杭州市融担集团3年累计服务2.4万户市场主体——10月10日,《杭州日报》刊发文章点赞杭州融担集团成立3年以来在服务实体经济领域做出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国际贸易形势日益复杂,我们的产品出口到欧美地区,各种不确定性和汇率风险日益增加,多亏杭州市融担集团及时上门帮我们匹配了杭云保、汇率避险保等产品,5年累计帮我们担保支持了2000余万元,缓解了我们资金周转压力。”杭州悍将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说。
这是多年来杭州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轻装上阵的一个缩影。
不久前,“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5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2025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和“2025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发布,杭州“五榜夺冠”,当之无愧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热土。这背后,离不开像杭州市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这股金融力量的支撑——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使命,以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为突破口,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的“杠杆效应”,持续为杭州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政府性融资担保就像一座桥梁,把银行的资金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连接起来。”杭州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旭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杭州市融担集团通过创新机制和数字化手段,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让更多“轻资产、缺抵押”的中小微企业获得了成长所需的资金支持。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杭州市融担集团的小微和“三农”担保业务余额达230亿元,惠及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其中科技型企业占比约40%。
“对很多初创企业而言,前期研发投入大,公司又缺乏抵押物,非常容易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我们的‘数商担保贷’这类产品可以把企业的数字资产变现。”杭州市融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类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特色担保产品,正是融担集团深耕科技金融的一个创新探索。3年来,融担集团科创担保直保业务余额达85亿元,服务全市约三成科技型企业,其中“专精特新贷”累计规模突破122亿元,惠及1140家专精特新企业,贴息后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仅2.2%/年,累计为企业减负超2.2亿元。该案例入选浙江省为企减负典型案例,被业内誉为“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杭州样本”。
数字化改革同样是融担集团的亮点工作之一。“杭云担”业务系统被列为杭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平台,线上授权签约功能覆盖19家合作银行,企业申请担保可实现“零纸质”“零跑腿”。“以前办贷款要准备一堆材料,现在手机上点几下就能搞定。”一位餐饮店老板的感慨,折射出杭州营商环境优化的细节。通过数据赋能,融担集团风险预警系统“一库四模型”接入人行征信,模型命中预警信息约20000条,资产保全专项行动回款金额同比增长500%,在扩大服务覆盖面的同时守牢风险底线。
“杭州的营商环境优势,离不开像融担集团这样的‘金融基础设施’。”周旭霞表示,政府性融资担保通过增信、分险、降费,有效撬动了银行信贷资源向民营经济倾斜。3年来,融担集团深化市域风险分担机制,与区县机构协同业务规模达71.7亿元;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开展“财金助企直通车”等活动,将服务送到园区企业“家门口”,参与“五位一体”杭创e站建设,发起“星火行动”科创金融服务工程等品牌,受保企业更是在“创客中国”等国家级赛事中屡创佳绩,以实实在在的普惠金融举措,让企业“贷得到、贷得起、贷得快”。
站在3周年的新起点,杭州市融担集团负责人说:“我们将继续坚持‘担早、担小、担硬科技’,为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定制专属产品降低杭州民企融资门槛,做杭州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金融‘压舱石’,让杭州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越发鲜亮。”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