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担保故事|航天背后的“时间守护者”
  • 发布时间:2025-04-27 10:58:05
  • 来源: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
  • 作者:浙江省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 阅读量:
近年来,浙江担保为许多这样的硬科技企业搭建起“金融护城河”。政府性担保的介入,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释放出“鼓励创新、包容风险”的清晰信号。到3月末,全省体系科创担保累计金额达1670亿元

“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今天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在无数航天成就的背后,有一个看似“高冷”却至关重要的角色——冷原子钟。它如同一位无声的守护者,以千万年误差一秒的极致精度,为中国空间站、北斗导航等重大工程标注着“中国时间”。

从实验室到太空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时间是人类认知宇宙的标尺。当我们掌握了时间,我们就掌握了一切。”K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创始人屈博士,至今仍记得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他参与研制的全球首台空间冷原子钟随天宫二号升入太空。彼时,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空间冷原子钟技术的国家,这一突破让国际同行惊叹。

冷原子钟的诞生,源于科学家对“绝对精准”的执着追求。传统原子钟虽精度极高,但原子热运动带来的微小扰动始终是瓶颈。而激光冷却技术将原子温度降至接近绝对零度,让原子“静止”下来,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从2005年到2016年,屈博士团队在中国科学院王院士的带领下,历经十余年攻关,最终让冷原子钟从实验室走向太空。从北斗三号卫星到中国空间站,冷原子钟以3000万年误差仅1秒的精度,为航天器提供着最可靠的时间基准。

“每一次发射成功,都像是给时间按下了一个精准的锚点。”屈博士感慨道。

“上天”与“落地”

科技与产业的交响

2022年,屈博士创办K技术公司,决心将冷原子钟技术推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然而,从实验室成果到规模化生产,挑战接踵而至:高精度器件的加工工艺、成本控制、市场开拓……

关键时刻,政府性融资担保为这家初创企业提供了助力。2025年3月,省担保集团下属人才科创担保分公司联合合作银行,为其提供担保贷款。这笔资金缓解了研发投入的压力,为团队得以建成全球首条商业冷原子钟生产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家负责‘上天’,企业负责‘落地’。”屈博士这样形容产学研的协同。他的团队中,既有深耕量子物理的科研骨干,也有精通工程转化的技术专家,还有深谙市场规律的管理者。这种“合力共创”的模式,让冷原子钟从“国之重器”逐渐蜕变为“产业之基”。

时间的力量

写在星辰大海的征程中

近年来,浙江担保为许多这样的硬科技企业搭建起“金融护城河”。政府性担保的介入,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释放出“鼓励创新、包容风险”的清晰信号。到3月末,全省体系科创担保累计金额达1670亿元、专精特新担保累计金额达762亿元、人才保业务累计金额达89亿元。 

冷原子钟是航天的“时间守护者”

而政府的支持

则是科技企业的“信心守护者”

时间永远向前

但守护者的故事

将永远镌刻在这片奔赴星海的征程中

... ...

 

 

 

来源:浙江省担保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