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湖北省再担保集团:构建风控新框架,筑牢金融安全堤
  • 发布时间:2025-01-27 09:22:01
  • 来源: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
  • 作者:湖北省融资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 阅读量: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中,风险防控已成为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的核心要素。湖北省再担保集团作为省级层面唯一的再担保机构,积极响应国家金融政策要求,坚持风险防控与服务实体经济并重,通过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中,风险防控已成为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的核心要素。湖北省再担保集团作为省级层面唯一的再担保机构,积极响应国家金融政策要求,坚持风险防控与服务实体经济并重,通过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时监测风险预警指标、提升风险管理科技化水平等多措并举,不断提升风险防控水平,为全省融资担保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搭建体系,织密风险防控“安全网”

湖北省再担保集团协助搭建“国家-省级-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规范担保业务的保前、保中和保后三个过程,多维度管理合作担保机构、合作银行和合作项目,形成全方位风险防控“安全网”。一是三个层面联动,架设风险“防火墙”。国家层面重业务监督,强调对业务操作及业务管理进行再监督和再评价功能。省级再担保层面重业务管理,强调对再担保产品设计、机构和银行管理、再担保业务推进。直担层面重操作,强调的是对业务操作过程的实时控制以及解保代偿项目评估等。三级联动推动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推动业务落地。截至2024年末,湖北省再担保集团已和全省85家担保机构签约合作,累计业务规模2300亿元,市县覆盖率达100%。二是三个过程控制,加强风险“掌控力”。保前阶段,提供调查报告模板,指导合作担保机构开展项目资料审核、财务调查、非财务调查、反担保调查和综合分析等工作。保中阶段,印发《融资担保业务管理工作指引》之《项目执行细则》文件,帮助直保机构规范项目操作、形成有效制衡、内控严密的高效运转机制。保后阶段,印发《融资担保保后管理指引》,指导担保机构开展保后检查工作,帮助担保机构防范和化解项目风险,保全担保债权,减少担保损失。三是三个维度管理,织密风险“安全网”。2024年,对全省82家合作机构开展现场保后检查,形成定期跟踪监测和分类管理机制,防范机构风险传导。对银行加强合作同时,每月监测合作银行代偿率的动态变化情况,提升对合作银行管理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对准入项目明确列明禁止纳入合作情形,推出项目负面清单制度,并在系统设置自动审查拦截功能,提升备案项目的质量。

二、精准监测,增强风险防控“敏锐度”

湖北省再担保集团大力拓展业务规模同时,积极构建在保项目的全方位风险“警戒网”,对再担保项目进行7*24全天候风险扫描,真正做到风险防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是做好代偿率监测。湖北省再担保集团按照代偿率3%以上、2%-3%之间、2%以下划分为三个档次,针对不同风险情况,累计发送风险提示函17份、风险警示函8份,及时防控合作机构的代偿风险。二是做好日常监测。湖北省再担保通过业务系统的日常监测功能,对再担保准入项目的法院被执行情况进行预警,将风险项目纳入系统黑名单管理。三是做好年度监测。湖北省再担保每年对所有合作机构开展至少一次现场保后管理,划分为正常、关注、风险三类,2024年累计动态调整机构风险分类14次,向担保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发函5封,促使合作机构规范经营。

三、赋能科技,提升风险防控“加速度”

湖北省再担保集团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工作,通过提前谋划布局、抢抓政策时机、探索运用新技术,稳步推进公司大数据风控工作。一是提前布局。湖北省再担保集团编制数字化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前谋划数字化建设思路、总体架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并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二是抢抓机遇。湖北省再担保集团抢抓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机遇,已与武汉云计算科技公司签署服务框架协议,实现数据资产登记入表,建成了国担基金体系内首家省级数据分中心,打通了与省金融局的监管数据交互渠道。三是创新技术。湖北省再担保集团探索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构建智能化的风险预警模型,转变过去“人工风控”为系统“智能风控”,以荆楚融担码和国担数字化平台为载体,全面推动融资担保业务进入AI时代。

下一步,湖北省再担保集团将继续秉承风险防控与服务实体经济并重的原则,勇于担当,积极探索更加高效、智能的风险管理新模式和新路径,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湖北省融资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