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重庆兴农担保集团:数字化创新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中小企业
  • 发布时间:2023-12-08 13:50:39
  • 来源: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
  • 作者:光明日报客户端
  • 阅读量:
“现在我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填写公司基本信息,核对好中标信息和项目金额,提交后就知道是否通过审核,异地企业也能享受担保增信服务。”重庆渝云建设有限公司李梓豪笑着说,最近,自己足不出户就获得了重庆兴农融

“现在我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填写公司基本信息,核对好中标信息和项目金额,提交后就知道是否通过审核,异地企业也能享受担保增信服务。”重庆渝云建设有限公司李梓豪笑着说,最近,自己足不出户就获得了重庆兴农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兴农担保集团”)的电子保函。

融资担保能为市场主体提供增信支持,是破解小微企业、“三农”主体、“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为缓解企业贷款难,重庆兴农担保集团推动数字化转型,不断创新非融、间融、直融等线上服务模式,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业务布局。

在集团大楼科技部技术研发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忙着进行数据维护和项目研发。“近些年,优厚的资金投入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兴农智科公司项目经理向洋介绍,几年中,集团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持续加强,每年以15%的平均增速递增。

“借助科技手段,已经实现投标电子保函秒级出函,有效解决客户资金流短缺的难题,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营商环境改善。”集团业务一部负责人李琳说。

近年来,重庆兴农借助金融科技力量,创新了电子保函系统、工程履约保函、车险分期、“政采云”保函等系列数字产品,推动保函线上化、电子化、种类多元化,并借助决策引擎设置智能化的准入条件和授信标准,形成风险评价的“智评”模型,通过串联线上签约、银企直连等系统自动完成授信审批的全流程操作,实现了办理保函“零跑腿”“秒出函”,让资金“及时雨”为小微企业“贷”去蓬勃活力,帮助小微企业“破冰远航”。

“我们以前跑业务,需要到客户公司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再撰写尽调报告,这一过程往往要花费一周到一个月不等,过程繁琐,效率很低。而使用智能风控系统,我们不仅可以一键式获取客户完整信息,辅助完成风险初评工作,而且可以通过移动端及时回传尽调数据,随时记录与管理尽调过程资料,提高项目调查评审效率。”集团业务一部客户经理杨明说。

通过科技赋能提速提质行动,集团对传统风控模式进行智能化和标准化改造,打造了覆盖全流程的智能风控系统,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提高融资便利度。该系统整合了来自工商、司法、财报、征信、税务等多维度信息,及公司内部的数据,构建了专业的数据中台,勾勒出一份份全面的“客户画像”。一方面,客户经理可以利用“大数据体检”得到一份综合评价报告,另一方面,利用智能风控模型,把单一客户的非标授信模式转变为基于业务场景、行业风险共性特征的标准化批量授信模式,实现对客户风险的智能识别和全实时自动审批,使批量授信业务的审批变得简单化、流程化和自动化,畅通金融服务毛细血管,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中小企业。

数据显示,重庆兴农担保集团切实发挥国有企业“三大作用”,服务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取得积极成效。目前,集团担保支持各类企业2700多亿元,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保274.9亿元、涉农在保80.5亿元、小微在保330.69亿元。未来,集团将坚持把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摆在突出位置,聚焦聚力、实战实效,加快科技与业务、科技与风控、科技与管理相融互促,让数字化智能化成为集团治理管理现代化、担保业务专精化、风险管理精细化的基础支撑,让“智慧兴农”成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章来源:

数字化创新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中小企业(重庆兴农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