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西部担保:共建“一带一路” 特色担保助力产业振兴
  • 发布时间:2023-10-19 14:56:12
  • 来源: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
  • 作者:西部(银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 阅读量:
宁夏,素有“塞上江南”美誉,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必经之地的重要节点,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区域。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近年来,宁夏抢抓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

宁夏,素有“塞上江南”美誉,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必经之地的重要节点,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区域。

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近年来,宁夏抢抓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标准定位,立足“六特”产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坚持产业先行,打造发展新优势。今年4月,宁夏更是精准定位,印发《自治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高水平开放2023年工作要点》。其中,在提出的5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了推动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等优势特色产业开放发展,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作为地方国有融资担保机构,西部(银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担保”)不仅是发挥金融职能的市场主体,同时还承担着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不忘初心,躬行践履。一直以来,西部担保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守融资担保主责主业原则,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大力扶持当地奶牛养殖、葡萄酒等特色产业发展,为支农支小、扶持产业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保障。做好主动服务“一带一路”,西部担保抓住了产业振兴这个关键。

(一)创新为要:“1+N”供应链模式赋能滩羊产业

滩羊是宁夏盐池县特产,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宁夏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滩羊产业也是盐池县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中作为“六特”产业被提至重要位置,着力打造“滩羊之乡”的品牌影响力成为该产业链条各方共同努力的目标。

西部担保紧扣政策导向,深耕特色产业研究,2021年专门成立促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区率先针对滩羊产业,深入盐池县主产区,通过调研把脉诊断农户家庭资产少、担保及抵押品少、授信金额普遍不高的融资痛点,设计了“1+N”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滩羊担”。借鉴供应链金融的授信模式,由西部担保选择1户信用良好的滩羊养殖大户或产业链企业作为核心户,带动N家农户推进标准化养殖滩羊。进一步推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出户入园,突破宁夏传统养殖模式,实现养殖效益翻倍。

西部担保以盐池县花马池镇北塘新村作为试点,该村是2021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暨乡村振兴示范村,也是移民村,养殖滩羊的农户较多,但零散养殖导致农户收入较低。对此,西部担保与核心户盐池县九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化合作,为九道科技担保授信1000万元,单一农户授信最高额50万元,用于购买滩羊羊羔育肥。50万元授信可以帮助农户通过滩羊养殖1年获得8万元左右收入,成功助力企业“爬坡过坎”。并将费率低至0.5%,切实解决农户融资难、缺销路等难题。

同时,“1+N”滩羊供应链金融服务将在其他滩羊养殖村进行复制推广。该产品也因此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第17套农业农村频道《致富经》栏目的专题报道。

西部担保工作人员做滩羊养殖农户回访

(二)长效为根:全周期扶持助力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是宁夏对外经贸交流的重要名片。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特色产品走出国门享誉世界,葡萄酒产业无疑是很好的例证。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

与此同时,宁夏葡萄酒目前在销售端由于品牌知名度低,销售渠道不畅,导致葡萄酒企业库存积压量大,资金链紧张,同时在融资端企业又因缺乏有效抵质押物,融资困难,发展受阻。为扶持葡萄酒企业,推动产业健康发展,西部担保在2017年就专门成立了葡萄酒产业研究小组,通过实地调研和产业深耕,探索设计“红酒担”产品,以及“金融+产业+担保+营销”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提供“一揽子”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一方面,通过以存货质押的方式破解葡萄原酒质押定价难及监管难问题,实现对缺少有效资产抵押类企业的扶持。利用大数据风控优势,对辖区内葡萄酒企业进行全面诊断,分类制定融资方案。另一方面,针对部分葡萄酒企业存在的问题,利用担保公司资源嫁接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帮助企业补齐营销短板,通过销售规模匹配资金支持,做到以销定融,形成资金闭环运作,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早在2019年,面对域内刚刚投产的某酒庄,西部担保通过产业规划、政策优惠、资源嫁接等优势,帮助解决企业融资、产品销售等难题,提供多元化综合服务,更好扶持企业长足发展。近几年,坚持对葡萄酒企业扶持不仅“扶上马”,还要“送全程”,目前,西部担保已连续5年支持该酒庄,累计为其提供过亿元的融资服务。并将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致力于把企业的渠道、品牌优势转化为资金优势,反作用于企业继续壮大,这也是在未来扶持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主推的融资模式。真正做到从原来单一产业扶持向全面服务葡萄酒产业,为防范行业周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打好底子、带好路子、帮到根子。

西部担保工作人员对西鸽酒庄进行库存盘点

(三)产品为本:打造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宁夏是我国十大传统牧区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奶牛繁育基地和核心奶源生产基地。奶产业作为宁夏重点打造“六特”产业之一,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目前全区奶牛存栏超过60万头,居全国第9位;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8%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宁夏150多万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中,从事奶产业的约20多万人。

但就整个产业的上游养殖端而言,整体还存在小而散、缺少有效抵押物等,正如民间老话所讲“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针对这一情况,西部担保为企业“量体裁衣”创新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奶企担”产品,分企施策高度匹配企业现金流,降低担保费率至0.8%为企业定制低成本服务,利用担保机构“防火墙”作用化解互保风险,拆解互保链,达到将系统风险“连根拔起”。并针对宁夏奶企“抢季节性”时间节点的资金需求,推出衍生产品“青贮担”,通过量化指标、纵横数据比对等,精简流程,使业务提量提速。同时,加快建立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内生动力,带动包装加工、牧草种植、物流行业等第三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将“输血”与“造血”无缝衔接,解决宁夏区域内更多就业问题,积极响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目前,西部担保已与多家银行合作,走访了包括牛首山、五里坡、孙家滩等地200多家奶企,持续扩大奶牛养殖企业扶持覆盖面,累计贷款1.17亿元,为20余户奶企提供融资担保,助力奶牛养殖产业长效发展。

(四)服务为先:金融支撑乡村产业发展兴农富民

红寺堡区是宁夏贯彻落实国家“八七”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而实施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单体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现有移民19.9万人,占红寺堡区总人口的80%以上。同时,红寺堡是葡萄、枸杞、肉牛滩羊等六大重点产业的集中区,也是金融信贷的薄弱环节

为率先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基层,打造“零距离”贴心服务,西部担保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和有效性,持续放大担保撬动作用,解决农村金融获得银行授信难、缺乏有效抵质押等薄弱环节。借助宁夏惠民小贷股份有限公司以吴忠市红寺堡区为主多年沉淀下来的农户贷款大数据,为农村妇女提供5000万元的授信,实现稳产业、保就业,为易地搬迁农户致富提供条件,助推农村征信体系建设。该授信可惠及10个区市县、609个村、2000多个移民农户家庭。保证其发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所需的资金,解决农村妇女就业问题、增强移民农户创收能力,让易地搬迁的农户扎根于此,不仅解决“空心村”“留守村”等移民搬迁后面临的新问题,还能提升当地特色产业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

目前,西部担保服务“中小微农”企业累计超9000户,累计金额193.8亿元。一方面扩大扶持覆盖面,注重普遍性,不断提升“中小微农”企业担保余额;另一方面降费让利,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担保项目实现全行业覆盖,服务企业涉及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50个细分行业,切实解决了域内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始于此,不止于此。宁夏的“六新六特六优”中,和农业、农村、农户息息相关的特色农业产业,产值占全区农业的80%以上。近几年,西部担保一方面牢牢紧跟产业政策导向,理论结合实践,深耕农业产业研究。推出肉牛和滩羊、葡萄酒产业、枸杞产业等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为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全覆盖布局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力度,持续扩大扶持规模数量,逐步着力布局产业全覆盖,蹚出了一条金融扶持、资源整合、渠道搭建相融合的担保新路子,为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设开放型省区注入强劲动能。

 

文章来源:

西部担保:共建“一带一路” 特色担保助力产业振兴(西部(银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