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重庆市政府性担保机构在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和参与志愿者防控工作的同时,主动作为,积极运用线上线下服务手段,充分发挥政策性功能,加大金融供保力度,推动金融供给持续稳定增长,逐步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重庆市融资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再担保)引领全市融资担保公司积极投身疫情阻击战,践行政府性融资担保行业的责任担当,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合力进一步凸显。
同心抗疫 服务不断档
105户防疫保供企业和受困市场主体获得融资担保贷款近1亿元、为 158 户小微企业办理1.7 亿元的再担保分险业务……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重庆再担保展开积极行动,11月以来,累计支持各类防疫保供企业和受困市场主体105户,获得融资担保贷款近1亿元。
同时,为确保全市合作担保机构再担保业务开展不断档,公司发挥数字化赋能作用,采取“线上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微信”等互联网工具,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保障业务各环节顺畅高效,全力做好助企纾困服务工作。11月以来,公司线上共计受理、审批合作担保机构再担保业务260余笔金额近3亿元,业务覆盖全市21个区县。
同时,重庆再担保还为贷款到期、受疫情影响暂时还款困难企业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积极与银行沟通,设计续贷方案,通过延期、展期、续贷等方式,全力保障受疫情影响企业不断贷、不压贷、不抽贷,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重庆沐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重点生活物资保供企业,疫情期间,该企业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蔬菜、粮油等生活物资的调配和运输中,因疫情无法落实贷款资金续贷手续。
公司业务部及时了解到客户的困难,立即沟通各部门积极联动,第一时间进行线上专题研究,迅速与企业和银行进行沟通协调,落实团队一对一服务,启动绿色通道,采用电子签章和延缓办理反担保措施等方式,及时高效的为其提供了 370 万元贷款延期服务。
下沉社区 争当志愿者
“请大家保持距离,准备渝康码!”连日来,重庆担保机构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们闻令而动、逆向而行,他们舍小家,筑大爱,保安全,在社区志愿服务岗位上凝聚战“疫”力量。
巴南兴农担保公司的党员干部职工,主动向所在社区报道,下沉一线,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维护核酸检测秩序、帮助配送生活物资、做好扫码登记、防守重点卡口、蹲点路口,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对外来车辆和人员疏导,守好往来通道。
涪陵区银科担保公司已累计参加志愿者服务40人次,积极参与物资发放、核酸采集、安全维稳、社区值守等工作,在各个街道、社区的抗疫战场贡献力量。
重庆宏昌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截至目前累计派出22人次在凤城街道凤岭路、顺风亭、向阳路等社区协助开展秩序维护、流调排查、核酸检测等工作,以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落实 “三简化一降低” 满足融资需求
为最大程度的减轻经营主体受疫情的影响,担保机构主动下沉服务,确保新增项目应保尽保,存量项目应延尽延,不断提升担保服务的精准性,力争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疫情期间,重庆一家农业开发公司和一家电缆公司的贷款即将到期,企业目前流动资金紧张。上述2笔贷款均为涪陵区银科担保公司在保项目,在疫情期间由于无法正常办公,存在不能正常续贷续保对企业造成重大流动性风险的可能。
银科担保及时与2家企业和合作金融机构对接,项目经理在3天内全面完成上述项目协商和资料搜集,2天内上报线上风控会审议并落实各项担保手续,以居家办公替代现场办公,以视频会议替代现场风控会,以电子扫描件替代纸质资料递送,以微信、QQ、电子邮件替代纸质审批,以客户视频电话沟通替代面谈面议,确保项目审批高效通畅。
除此之外,重庆宏昌融资担保公司开通绿色审批通道,降低担保费率至1%,提高风险容忍度,制定了一企一策融资方案,精准输入金融活水。
重庆市巴南兴农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则不断优化业务流程,主动联系客户,对于担保业务给与适当延期或展期,切实解决因疫情给企业带来的逾期风险。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对于缺乏部分材料的贷款客户延期申请“容缺办理”,事后补齐。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充分运用好“助企纾困”政策,助力经营主体纾困减负良性发展,共同迎接疫情消散、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刻。
文章来源:
金融战“疫” 助企纾困显“担”当(重庆市融资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