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简介
陕西省信用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08 年11 月经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设立,公司于2008 年12 月31 日挂牌,2009 年4月正式营业,目前注册资本金为4.17 亿元。公司旨在发挥再担保机构的政策导向作用,通过为陕西省各市(区)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扩大各级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能力,提升整体信用水平;防控和化解系统风险,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规范和完善陕西省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及担保机构发展提供服务。
社会责任
对政府负责
作为陕西省省级政策性再担保机构,公司牢记自身的主要职责,以经济手段帮助政府规范担保机构的行为,引导担保资源向优势行业集中,并以市场手段运作,帮助政府提高政策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司成立四年多来,始终坚持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为宗旨,将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扩大业务规模。
2009 年,公司通过担保再担保,使140 户企业实现融资7.7 亿元;2010 年,使526 户企业实现融资36.8 亿元;2011 年,使1033 户企业实现融资68.54 亿元;2012年,使1566 户企业实现融资105.18 亿元。
对担保机构负责
公司坚持“低收费、广覆盖”的原则,为担保机构增信、分险,致力于完善陕西省信用担保体系,千方百计促进全省担保业务发展。通过向担保机构提供服务,为担保机构增强信用能力,分担业务风险,进而鼓励和帮助担保机构做大业务规模。截至目前,公司已与18 家担保机构签订了总额为162 亿元的业务合作协议,将陕西省内各市及国家级开发区等区域内骨干担保机构纳入再担保体系。为了有效提升担保机构放大担保倍数的积极性,公司出台了多项措施以扩大其业务规模:单笔金额200 万元以下的担保项目,免收再担保费;当年新增担保额超过上年部分的,减收50%再担保费;面向省级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企业的担保项目减收50%再担保费。
自2009 年实行减免措施以来,公司虽减少了收入,却调动了担保机构扩大担保业务规模的积极性。其中西安某担保机构2009 年的业务量只有8.18 亿元,2012 年的业务量达到了39 亿元,是原有业务的近5 倍;安康某担保机构2009 年业务量只有4.004 亿元,2012 年业务达到了13.6 亿元,是原有业务的近4 倍,其它加入再担保体系的担保机构,在业务规模上也都有明显扩大。
对企业负责
公司坚持低收费原则,并在业务操作中主动为企业考虑,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受保企业提供快速有效的融资服务。平均保费为1.8%,最高不超过2.5%。收费水平基本维持在全省最低标准;同时,公司在直接担保业务中,不向中小企业收取任何形式的保证金,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此外,对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单笔金额在500 万元(含)以下的、银行信用等级被评为A 级以上的企业,以及合作良好的老客户,在担保费用上均给予优惠。
对员工负责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对员工负责的态度,一方面从业务上对员工从严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下大气力组织业务培训,培养员工综合能力,为员工打造学习发展的良好平台。使员工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较大提升,不但增强了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也为员工的长远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创新工作
建立行业代偿机制,解决担保后顾之忧
为促进陕西省担保业务开展,公司积极争取行业发展政策。经过公司的不断努力,在省财政厅、省金融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陕西省于2012 年7 月出台了《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省、市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为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风险补偿,鼓励担保机构扩大业务规模,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陕西“融资担保机构风险代偿金互助会”,目前已经有12 家市、区级骨干担保机构加入,陕西省财政已按规定补助了部分资金,截至目前,风险互助资金累计储备已达到7401 万元,为全省担保机构业务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撑。
组建全省担保联盟,争取行业发展条件
公司提出了组建全省“担保联盟”的理念和构想,使担保资源从分散到聚集,不断加强业务交流,开展横向合作,增强市场竞争力与凝聚力。同时依靠担保联盟努力争取银保合作优惠政策(减免保证金、风险适度共担、信用倍数放大、利率定价合理),在业务合作中尽量让利给中小企业,推动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中小企业层面,更好地支持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
前景展望
再担保机构虽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它承载着加固信用担保体系、为担保机构增信分险、为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重任,并已切实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作为新生事物,它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自身不断探索,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陕西省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再担保对促进全省担保行业、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初步提出了陕西再担保公司近年增加资本金的计划,在新的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将保持现有的良好发展势头,继续发挥高倍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信贷资源,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有更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