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放缓增速战略定力下谋结构之变
  • 发布时间:2014-04-17 12:47:09
  • 来源: 金融时报
  • 阅读量:
爬坡时,如果把挡位降低使车速慢一些,那么手动挡的小汽车开起来会如何?只要是开过车的人都知道,车会开得更稳、更有劲。

 

爬坡时,如果把挡位降低使车速慢一些,那么手动挡的小汽车开起来会如何?只要是开过车的人都知道,车会开得更稳、更有劲。
为了顺利爬坡过坎,实现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需要把增长速度减一减。国家统计局4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4%。虽然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是相对于国外其他经济体,这一增长速度仍属较高水平。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政府没有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并推进改革。在这一战略定力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升。
不惧“唱衰”首季经济表现蕴含积极因素
前两个月我国经济数据有所下滑,因而国际市场出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唱衰中国”的声音。一季度我国经济超出市场预期实现与7.5%相差无几的增长,有力地驳斥了“唱衰论”。
“在市场出现担忧情绪的背景下,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4%,表明虽然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但是仍处于合理区间之内。”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经济总体上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顺利转变。”
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企稳通道中。一季度GDP增速高于此前预期,主要在于服务业对实体经济存在超预期的拉动作用。服务业的发展,表明我国经济在承受增速放缓压力的同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季度,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更趋合理,投资增速回落幅度较大,但是消费增长速度相对稳定,使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升;投资结构也出现优化,第三产业和民间投资占比继续提高。
就业被看做是经济冷暖的“晴雨表”。我国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加快发展,带动了就业的增长,为我国实现保就业、稳增长夯实了基础。
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政府持续以市场化机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已初见成效,主动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将进一步助力调结构、转方式,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倒逼作用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供需两端平稳我国经济后期将稳定前行
今后供需两端难以出现大幅改善,意味着我国经济虽然面临下行压力,但是完成全年预期增长目标没有问题。
从供给端来看,3月工业增加值的反弹,预示了后期的企稳态势。只要货币环境和外需环境维持稳定,工业增加值很难跌破当前所处的宏观经济潜在增长位,后期经济易升难降。但是,工业经济领域面临的“去产能”问题,对工业经济的反弹形成掣肘。
从需求端来看,在微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内外需求“稳”字当头,不会大起大落。全球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回落,对我国外需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外贸虽然将有所恢复但不会出现明显反弹。宗良认为,目前我国汇率水平较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也将趋于好转。
在既有的投资拉动型发展模式下,投资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至关重要。交通银行发给记者的报告称,“今年财政支出的重点集中在民生、环保和国防领域,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出预计难以大幅增加。同时对影子银行的清理整顿、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约束都将影响投资资金来源,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压力。”
加强“底线”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是动力所在
面对我国经济运行存在的下行风险,我国出台了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融合调结构和促改革的“微刺激”政策。3月消费和工业增加值的回升显示,诸多举措效应显现。
宗良表示,一季度经济增速仍在合理区间运行,因而目前不需要大的经济刺激政策。从长远来看,在优化经济结构的政策落实过程中就可以实现稳增长目标。
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各方预计宏观政策将继续预调微调。交通银行认为,未来可能主要通过财政政策、投资政策、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合理调节来托底经济增长,实现7.5%左右的年度增长目标,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为实现保就业目标,宗良认为,要从优化投资结构入手,落实相关政策以推动投资适度增长,同时要进一步鼓励民间投资;在促进投资适度增长的过程中,要从全球化视角来考量;通过对工业企业减税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等多方面举措,增强工业企业活力,减小产能过剩压力,增强盈利能力,这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