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央企退市
4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依法决定终止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长油”)股票上市,这是2012年新退市制度正式实施后,沪深两市首家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也是央企首家退市股。
点评:沪深A股市场向来是新股发行上市多,但退市公司数量寥寥。本次*ST长油的退市,是否意味着A股市场长期失灵的淘汰机制开始真正发挥作用,还有待观察,但至少,这一受到市场各方关注的退市案例,而且还是一家中央企业的谢幕,给市场传递了积极的机制建设信号。从投资者角度看,*ST长油已经连续四年亏损近80亿元,这让约15万名投资者深陷其中,本次退市,再次给一些喜欢炒重组预期的投资者上了生动一课,树立良好的投资理念,无疑是要汲取的重要教训。从市场建设角度看,监管部门正在为退市制度“市场化、法制化、常态化”的改革方向努力,一家中央企业的退市,彰显了这一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决心。
钢铁业亏损47亿元
中钢协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主业亏损47亿元人民币(下同),而2013年钢企主业盈利51亿元。中钢协的数据还显示,截至3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降至95点以下,连续6个月低于100点,创20年最低水平。
点评:钢铁业目前的困局,恰是宏观经济与产业结构的综合反映。从行业自身看,钢铁业是国内产能过剩行业的“首席”代表,尤其是结构性过剩特点明显,即低端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竞争力远远不够。这一问题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整个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后,供需矛盾就愈加突显。对于这一现状,当然要高度关注这一行业整体性风险的外溢,比如会否给银行资产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这一行业性的巨亏,对钢铁业转型升级也提出更高要求。但另一方面,面对钢铁业的困境,有关方面要保持住定力,切不可因“援手”之举而丧失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的良机。
全球资产重新定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近日表示,今年全球金融市场将持续波动。一方面,整个金融市场正从流动性驱动向由经济增长带动转变,全球资产开始重新定价,这一转变过程尚未完成;另一方面,市场关注今年底美联储结束购债计划后,会否转向对其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这可能会对未来的利率水平产生影响。
点评:毫无疑问,全球经济都在消化此前应对危机采取的非常规刺激举措,特别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逐渐退出,对整个全球市场都有重要影响,资产重新定价无疑是金融市场受到波及的表现之一。对中国而言,这一影响将会怎样,目前各方都在关注与评估。可以肯定,越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越应该进行自我的“强身健体”,这包括经济基本面的巩固,新的增长潜力的挖掘,也包括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等。
(点评人: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