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前景广阔
  • 发布时间:2014-04-11 18:10:47
  • 来源: 金融时报
  • 阅读量:
“沪港通的宣布揭示了香港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一个说明诠释香港在我们国家金融开放过程里面所扮演的角色的最好例子。
  “沪港通的宣布揭示了香港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一个说明诠释香港在我们国家金融开放过程里面所扮演的角色的最好例子。沪港通是非常重要的突破,也再一次显示出香港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正发挥着试验田的角色。”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举办的一场名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之地位与未来发展”分论坛上,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做出上述表示。
  陈家强表示,内地资本市场向全球开放,是大家共同的愿望。现在迈出第一步,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开展,香港提供了非常好的试验田,香港在推动两地金融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坛上,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发展局主席史美伦指出,沪港通的实行对香港和内地市场都是一件大事。除了两地紧密合作之外,沪港通为内地A股市场引入新的活力,因为香港基金的进入会刺激A股市场的交易量。而在上海交易所的投资者也可以直接过来,加大了香港的资金池。这个意义是很重大的,对内地来讲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和工具都多元化了,而且也会促使市场逐步健康发展。她表示,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布局。
  香港是人民币离岸业务最重要的中心,今后随着人民币资本账户全面开放,香港如何能够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对此,史美伦表示,在人民币国际化里面离岸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交易的放大,一定会提升离岸人民币的资金量和流动性,进而提升离岸企业和金融机构采用人民币的意愿。人民币跨境使用和资本账户开放是基于国家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香港在这个过程里面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史美伦表示,在这个过程中香港是有很多优势的,第一是有先行先试的优势。香港开展人民币业务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年了。香港人民币的资金池已经有1万亿元,占人民币离岸业务的70%。未来,发展离岸人民币的空间还是很大的,香港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可为之处。
  此外,有资金池以后会发展多元化的人民币产品,这样可以使各种持有人民币的机构和个人有机会去购买人民币产品。再次,香港有了解香港情况、熟悉内地情况又对国际运作非常有经验的金融人才,在这方面的优势超过其他竞争者。
  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洪丕正则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利用市场的力量进行资源分配,香港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可以扮演,就是在汇率的定价方面。香港人民币的外汇交易量在快速地上升,目前每天市场上人民币业务的交易额应该是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香港以市场为主导的一些定价机制,应该可以为中国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香港在跟不同的地区竞争,我始终觉得香港最重要的竞争优势还是人民币业务。人民币业务要做得好,一定要跟其他不同的金融中心、离岸中心进行合作。香港的角色,最重要的还是在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方面多做一些工作。最后,我觉得香港一定要积极支持和配合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要争取让资金、人才、产品互通,保持香港的竞争力。”洪丕正表示。

  论坛上,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认为,当前内地深化金融改革为香港提供的机会非常多,包括与人民币国际化有关的改革,对于香港金融市场是非常大的利好。“比如说深化金融改革必然会使得中国内地的资产资本化带来新的提升。过去这么多年内地对金融类产品、金融交易不怎么信任,把钱和财富放到房地产等有形的资产里面。随着内地金融改革的深化,人们对金融的信任度自然会提升,这样会导致更多的资产达到资本化、金融化的效果,这样对香港金融服务的需求必然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