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周小川:加紧制定上海自贸区金改实施细则
  • 发布时间:2014-04-10 11:34:13
  • 来源: 中国证券报
  • 阅读量: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9日赴上海自贸区调研时表示,要继续推进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央行上海总部要在总行指导下,继续加紧制定出台有关实施细则。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9日赴上海自贸区调研时表示,要继续推进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央行上海总部要在总行指导下,继续加紧制定出台有关实施细则。

他表示,自贸区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央行将全力配合做好自贸区建设的各项工作。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自贸区的投资贸易活动,因此要发挥好支持、配合作用。在自贸区金融改革推进过程中,要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取消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必要管制,为投资贸易便利化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周小川要求,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进一步简政放权,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金融管理模式,推动金融市场准入的对内对外平等开放,实现充分竞争;继续推进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央行上海总部要在总行指导下,继续加紧制定出台有关实施细则;边改革边总结,为全局性金融改革、区域金融改革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加强改革阶段性成果的宣传,合理引导社会各界的预期,凝聚改革共识。
积极防控并妥善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积极稳妥地应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在确保合理融资需求的同时,有效控制整体债务风险,对于稳定“十二五”后半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负债水平的高低,按照区别对待、分类监管、疏堵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之策。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合理安排改善民生的各项计划,既要保障民生托底,又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合理调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根据财力可能合理安排公益性和准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规模,健全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约束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债务规模过快扩张。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分类管理,建立规模控制、预算管理和风险预警制度,加强高风险地区债务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监管,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全面动态监控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妥善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止资金链断裂导致的区域性、系统性违约风险。将地方政府新增债务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范围。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在保障合理收益前提下,积极引入民间资本等多元化投资主体,推进特许经营,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定价机制,提高运营效率,减轻政府支出压力。加快股票市场制度改革和完善步伐,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融资和投资功能,促进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范发展,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创新债券品种,提高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有效监管影子银行体系,防止资金过于集中在产能过剩和投机性领域,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
  构建中长期内在稳定增长机制。在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加重、整体债务率偏高,货币供应量持续较快增长和全社会融资规模偏大环境下,单纯以需求管理为主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上的运作空间日趋缩小,操作不当还会带来产能过剩加剧、结构调整延缓、通胀压力加大、债务风险累积等问题。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政策组合,坚持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顺应转型升级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以提高供给侧效率为重点,着力构建新的内在稳定增长机制。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后日益显著的规模经济和分工效应,将稳增长的着力点转向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改善营商环境,不断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促进创业繁荣、创新驱动、结构升级,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与结构升级同步,为中长期持续稳定增长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