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发审会重启在即 IPO政策恐调整
  • 发布时间:2014-02-24 07:13:55
  • 来源: 中金在线综合 
  • 阅读量:
“2014年以来,截至目前,我会未接到新的IPO申报材料受理申请。”上周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称。

 

    “2014年以来,截至目前,我会未接到新的IPO申报材料受理申请。”上周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称。同时他表示,发审会的安排还将按照此前宣布的进度,预计要到3月份才会重启。
  IPO重启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增无减。伴随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推进,监管层正在进行监管转型、简政放权,与此同时还面临机构调整和人事变更。
  一家拟IPO企业的私募投资人昨日对本报表示,他们投资的这家企业原计划于2月21日(上周五)向证监会递交申报材料,但考虑到没有其他企业申报,最后决定暂缓。“担心枪打出头鸟,还在观望。”该人士称。另有多位投行人士表示,感觉政策会有调整,但具体怎么调还不清楚。

  不确定性预期

  上周五,证监会内设机构职能调整方案终于正式公布。按照功能监管和一事一管的原则,对发行上市、机构、基金和期货等部门予以整合。同时增设债券、私募、创新业务和“打非”等部门,并调整部分部门职责,以期解决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复等问题。
  其中,发行监管部和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将合并为发行监管部;上市公司监管一部、上市公司监管二部合并为上市公司监管部;期货监管一部、期货监管二部合并为期货监管部;机构监管部、基金监管部合并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
  新设的四个部门是公司债券监管部、创新业务监管部、私募基金监管部和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局(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办公室).

  虽然发言人邓舸称,此次调整总体保持编制总数不变、部门总数不变、与相关部门关系不变,同时将妥善做好相关部门的人员配备等工作,力争尽早到位、确保监管工作无缝衔接,但是这仍然为政策连续性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发行部、创业板部、上市监管一部都有预审员。”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表示,新股申报要经过预审员受理,估计近期证监会内部会比较忙。

  目前,首批48家IPO企业已经完成发行上市,接下来3月份预计会有发审会召开。不过,新申报企业与已在“排队”企业相比孰先孰后,还存在争议。

  截至2月20日,沪深交易所排队企业仍有694家(包括中止审核企业)。据证监会透露,已经通过发审会的企业除个别企业外,均拟补报2013年年报,预计到3月份发行;目前在审的首发企业,均需按规定补充提交预披露材料和2013年年报,并履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的要求后,方可进入审核程序,预计3月份召开首发企业发审会。

  而对于新申报企业何时启动审核,证监会并未给出详细时间表。只是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当中作了规定,要求发行人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正式受理后,即在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证监会自受理证券发行申请文件之日起3个月内,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作出核准、中止审核、终止审核、不予核准的决定。

  “申报企业都要补充2013年年报,会计师出审计报告没有那么快。”前述投行部人士预计,按时间来看,本周或下周应该会有企业申报。
  另一家券商投行部人士则表示,他们的项目刚做完年报,还在做材料。但是因为听闻创业板招股书格式准则要调整,所以还不确定申报时间。

  奥赛康阴影

  “很多补报材料的企业,也都观望呢。”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奥赛康事件之后的感受是,做第一个总是有风险。
  今年1月,奥赛康因存量发行超过31亿元,比新股发行高数倍引起监管层关注,最终暂缓发行。目前最终的处理结果尚不明朗。
  随后,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启动新股发行过程抽查。目前现场检查已经完毕,但抽查结果尚未公布。
  此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曾表示,本次改革启动后,一些公司出现了老股转让数量大幅超过发行新股数量的情形,而把新股发行数量与募投项目资金需求量直接强制挂钩不尽合理。
  “对此,我们正在研究改进措施。公司发行融资应以满足经营发展实际需要为原则,合理确定募集资金用途。”证监会发言人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主要考虑公司发展需要,对老股转让在公开发行股份中所占比例应有限制。
  但是目前,关于新股发行与募投项目资金需求关系如何设定、新股老股发行配比如何确定等问题,监管层还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证监会有很多政策想要调整,但是由于IPO重启不顺利,所以现在的步子预计会小一些。”前述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称,“两会”即将召开,可能还会有新的变数。
  第一财经日报
上周最新首次公开募股(IPO)申报企业情况表的变化稍显沉寂,进入终止审查的仅有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家。
  至此,今年以来已有9家拟上市企业被终止审查。同时,初审排队企业已经连续11周“零申报”,目前有694家企业正在排队等待IPO.
  证监会公布的企业申报信息表显示,上周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被终止审查,保荐商为广发证券,终止时间为2月8日,之前的审核状态为“落实反馈意见中”,原本计划在创业板上市。
  从证监会披露的流程来看,在审企业状态一般分为“初审中”、“落实反馈意见中”、“已预披露”、“已通过发审会”、“已核准”、“中止审查”、“终止审查”。该公司在发审会重启前夕终止审查,业绩下滑幅度较大或是主要原因。
  2014年以来已有9家拟上市企业被终止审查。其中,招商证券(行情 股吧 买卖点)保荐的2单项目被撤销,分别为拟在主板上市的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广东迅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初审排队企业已经连续11周“零申报”。从证监会每周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深交所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可以发现,在2013年12月6日新增武汉农尚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加入创业板初审排队之列后,截至2014年2月20日,已经整整11周未有新的企业进入初审排队名单。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介绍,2014年以来,证监会未接到新的IPO申报材料受理申请。
  业内人士预计,IPO零申报的状况可能一直持续到3月份,现有的近700家排队企业被部分消化后,准备上市但还没有递交材料的企业才会行动起来。
  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目前正处于上市排队进程的企业中,上交所有173家,深交所(不含创业板)有285家;在创业板发审委上,排队的企业有236家。总的来看,目前仍有694家企业正在排队等待IPO.(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