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劝耕贷”产品
  • 发布时间:2020-08-11 15:41:52
  • 来源: 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
  • 作者:信息宣传部
  • 阅读量:
“劝耕”一词,语出杜甫《大雨》诗句:“阴色静陇亩,劝耕自官曹”。“劝耕贷”立意勉励、鼓励、奖励农耕,是三位一体的财政和金融协同支农的机制创新,构建的是“资源联手开发、信贷集合加工、风险共同管理、责任比例分担”的农业信贷担保业务新思维,打造的是“政银担抱团”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工作新组合,推广的是低成本、少环节、成批量、可持续的支农信贷新产品。
编者按:为鼓励行业创新,树立行业标杆,展示行业风采,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在去年联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评选的一批优秀产品(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搜集了部分其他优秀案例,现一并编发,与大家分享。
 
优秀案例百花园(四十二)
“劝耕贷”产品
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农担公司”)是依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原银监会《关于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财农〔2015〕121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三项补贴合并改革试点等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5〕61号)文件成立的政策性支农担保机构,为省财政厅100%出资的国有独资企业,目前注册资本20亿元, 实收资本30亿元。公司旨在发挥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效应,着力纾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发展难题,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引领力 , 推进乡村振兴。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在农业金融的供给侧发力,积极探索创立农业信贷担保新模式—“劝耕贷”产品,走出了一条为乡村振兴铸魂强基之路。
二、研发背景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一直处在困局之中,农村金融机构因“优质客户获取难、信贷风险控制难、成本收益平衡难”,被迫背井离乡;“三农” 主体因“缺有效抵质押物、缺规范授信基础、缺清晰发展规划”而长期处在银行信贷视野之外;各项政策因“产业政策不清晰、财政政策不精准、金融政策不落地”而无法精准施策。“三农”主体的发展能力与政策制定、农村金融供给关系矛盾越来越突出,“麦克米伦缺口”在服务“三农”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为此安徽农担公司构建“成长优先、信用至上”新型信贷理念, 摆脱“抵押优先、避险至上”的传统路径依赖,创立了农村金融普惠模式“劝耕贷”,不仅切实降低农村融资成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吸引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更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助力脱贫攻坚,优化乡村治理,整合聚集资源,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新格局。
三、产品介绍、市场定位及产品创新
(一)产品介绍
“劝耕”一词,语出杜甫《大雨》诗句:“阴色静陇亩,劝耕自官曹”。“劝耕贷”立意勉励、鼓励、奖励农耕,是三位一体的财政和金融协同支农的机制创新,构建的是“资源联手开发、信贷集合加工、风险共同管理、责任比例分担”的农业信贷担保业务新思维,打造的是“政银担抱团”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工作新组合,推广的是低成本、少环节、成批量、可持续的支农信贷新产品。
(二)市场定位
“劝耕贷”产品在模式上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实施“蓝海战略”,首先是对象精准,将担保服务对象锁定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农业企业等“三农”主体,对“三农”主体担保占比不低于90%,有效解决“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发展难题;其次是用途精准,“劝耕贷”主要为粮食生产、畜牧水产养殖、农林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农田基础设施等提供担保贷款;最后是金额精准,“劝耕贷”户均担保额约46万元,完全符合国家政策标准,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三)创新特点
(1)理念颠覆传统:由抵押优先到成长优先。传统的信贷理念是“抵押优先、避险为王”,在农村信贷中对抵质押的“路径依赖”尤为严重,大批有成长、缺抵押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被阻拦在信贷大门之外。“劝耕贷”颠覆传统,创立“信用为王、成长优先”的信贷理念,把有信用、有主业、有规模、有经验、有效益、有需求的“六有”主体甄别出来、帮扶起来、培育下去。把经营者的诚信品质和经营的成长性作为关键条件、决定要素,而不特别注重实物抵押,让人品好、产品好、市场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进入金融机构信贷视野,尽快分享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果。
(2)机制灵活新颖:由单打独斗到抱团推动。传统信贷担保工作是银行和担保机构各自独立完成,重复尽调、重复评审、重复访问现场,环节多、效率低。“劝耕贷”构建“政银担”抱团推动机制,把“错位把关、联合发力”的工作方式贯穿始终。一是抱团相互融入,“政银担”“劝耕贷” 工作人员相互兼职、挂职,工作相互适应、理念相互融合。二是抱团救助风险,增强“劝耕贷”的抗风险能力。三是抱团综合维护,政府出台文件、银行设立“绿色通道”、担保优化对接机制,共同维护“劝耕贷”行稳致远。四是抱团实施奖惩,县(市、区)政府按年给予“劝耕贷”贷款行一定比例的奖励政策,给予工作出色乡镇“劝耕贷”工作补贴,同时严厉惩戒“劝耕贷”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和恶意逃废债行为。
(3)成本合理掌控:由银行定价到“银担”议价。“劝耕贷”把融资总成本控制在贷款基准利率+上浮不超过 20%+1%保费以内,即在现行基准利率下不超6.22%,这在目前农村信贷市场而言利率较低,深受广大“三农”主体的欢迎。
(4)流程量身定制:由包揽全程到分工作业。“政银担”三方分工作业,共同在安徽农担公司开发的“劝耕贷”数据管理系统上完成“八步走”的业务操作。第一步:乡镇基础尽调。乡镇端为本乡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建立“融资服务身份证”,对每一户的信用“软信息”和经营“ 硬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将符合“六有”标准的借款主体筛选、比对出来。第二步:项目公开发布,乡镇将经当地安徽农担公司办事机构或办事人员认可的初步符合“六有”标准的批量项目信息向当地与安徽农担公司合作的所有银行公开发布,由银行自行竞标,最后由乡镇和安徽农担公司择优选择承办行。第三步:银行技术尽调,承办行错位把关,侧于从征信查询、信贷额度测算、关联关系梳理、行业前景研判等方面进行调查。第四步:安徽农担公司复合尽调,安徽农担公司对乡镇基础尽调和银行技术尽调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比对,线上综合评审。第五步:熟人社会公示,通过复合尽调的项目返回项目所在地乡镇进行公示,在熟人社会里检索有无不符合信贷条件或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第六步:信贷签约放款。对公示无误的项目银行完成放款审批、安徽农担公司完成签约手续,有必要的地区和项目同步办理赋强公证。第七步:全程跟踪服务,“政银担”联手进行有针对性的陪伴式服务。第八步:服务周期转换,数据管理系统给出下一轮服务的建议,如续保、增加担保额度、叠加帮扶手段、退出等。整个“劝耕贷”操作流程共同遵循的原则是: 信息共享、结果互认、跟踪更新、责任倒查,提供了“政银担”“三点错位” 优选结伴,“三点定位”跟踪陪伴的金融服务。
四、风控情况、社会及经济效益
(一)风控体系
“劝耕贷”构筑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风险防控体系。
(1)原发性风险持续管控。通过标准化建档立卡,收集信用“软信息”和经营“硬数据”,最大限度地还原每个主体的本来面目;通过精细化筛选比对,“政银担”共同界定优质项目;通过规范化公告公示,让熟人社会帮助“捡漏”。
(2)继发性风险持续管控。对在保项目出现的经营性风险,通过匹配期限、信用接续、经营托管、并购重组、资产接管等方式帮助主体渡过难关, 化解项目风险。
(3)道德性风险持续管控。构建“免责审计、问责督查、追责公证” 三重管控的“热炉法则”, 实施交叉监管、联动防控,决不让道德风险的“破窗效应”发生,维护农村信用环境。
截至2019年6月30日,安徽农担公司“劝耕贷”累计发生代偿53户,代偿金额1551.92万元,累计代偿率为0.42%。总体来看,“政银担抱团”风险防控机制取得初步成效。
(二)经济社会效益
(1)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19年6月30日,安徽农担公司已累计为17338户“三农”主体提供信贷担保76.28亿元,业务覆盖全省 16个市80个县(市、区),实现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全覆盖、产粮畜牧水产大县全覆盖、农业县全覆盖。其中近七成的“三农”主体是通过担保增信的方式首次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有效打通金融资源流向“三农”主体的“最后一公里”。
(2)引导质量兴农。“劝耕贷”服务三农主体的同时注重引导质量兴农。聚焦服务成长性“三农”主体,通过提供“一路陪伴”式的跟踪服务,提升主体内生发展动力,引导其逐步优化产业链、优化管理链、优化价值链,实现高品质发展。
(3)助力脱贫攻坚。“劝耕贷”产品把为“三农”主体融资服务的建档立卡与为精准扶贫户脱贫服务的建档立卡进行“两档共建、两卡联动”,促成资金精准对接、产业精准对接、市场精准对接、劳务精准对接;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精准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
(4)促进产业融合。“劝耕贷”撬动金融资源向产业链长、价值链高的农业领域里配置,通过支持“三区三园一体”建设;支持各类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支持各类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绿色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等, 充分激活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5)带动小农发展。通过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促成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通过支持大户帮扶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引导推动服务的龙头企业等与合作社、小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实现小农户分享大产业增值收益。
(6)促进资源整合。针对农村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劝耕贷”成为促进资源整合的有力抓手,做深“整”字文章,打破条块“围墙”, 将涉村资源化零为整,让支农资源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解决了政府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构建多元投入新格局,发挥资金的聚合效应;撬动凝合各方力量,重塑乡村吸引力,吸引人、资金、资源、技术等要素向乡村回流,形成党群合力创建的浓厚氛围,有力提升了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五、亮点
“劝耕贷”的创新机理以村基层党组织为纽带,实现党建工作与农村金融的深度融合,铸牢乡村振兴之“魂”。强化了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强化对乡村振兴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 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同时让所有参与方最终都成为受益方,实现了各方共赢的效果。一是县乡政府赢得发展抓手,财政政策找到 “抓手”、乡村治理效用增值。二是金融机构赢得优质资源,改变主要靠“吃利差”单一的盈利模式,有力促进了金融机构回归本源;三是“三农”主体赢得成长机会,发展能力得到提高、经营品质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诚信品质获得承认;四是村级集体经济赢得借力支点,利用担保增信整合闲散资源,推进“三变”改革;五是农担机构赢得价值体现,实现了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指向性、精准性、实效性的政策目标。六是中介机构赢得展业空间, 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行业声誉。七是乡村社会赢得新型平台,养育公序良俗有了新土壤,共青团、妇联等社团组织发挥职能作用有了新载体。
“劝耕贷”产品的模式是“有效市场 + 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是新时代基层政权提升组织力、彰显引领力的重要抓手,是农村产业融合、价值实现的重要工具,是普惠金融在“三农”领域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公司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建引领,聚力培根铸魂,推动“劝耕贷”提质放量增效,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 的作用,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入农业农村发展领域,服务乡村振兴。
 

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 信息宣传部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